为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升学院学科专业及实验体系建设水平,2019年12月14至15日,由信息学院主办电子信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承办的“2019厦门大学信息学院专业建设研讨会--信息与通信专场”在厦门大学海韵园召开。会议邀请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周世东教授、谷源涛教授,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李玉柏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陈彦辉教授、陈健教授、刘乃安教授6位专家学者做特邀报告。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王程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洪学敏副院长主持,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谢作生致辞。相关兄弟院校、华为企业代表、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教师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
王程副院长(主持工作)在致辞中向来宾介绍了信息学院有关情况,他说信息学院是一个崭新的学院,不久前刚刚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与软件学院整合而成。他指出新信息学院的成立承载着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计民生的使命,是建设“双一流”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和推动相关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他强调信息学院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育人,坚持“以本为本、以生为本”不动摇,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把课程改革、实验教学、双创教育作为推动本科教育质量改革的重要抓手。他希望老师们要珍惜此次研讨会机会,把学院专业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大胆地向专家“献献丑”,以得到专家的“精准诊断”。
谢作生副主任(主持工作)向来宾介绍了实验教学中心的基本情况,他说电子信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目前面临着两个挑战和一个需求,一是如何落实“以本为本、聚焦本科教学,实现四个回归”这一理念,将这一理念细化到电子信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各专业方向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步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体系的建设,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服务于学院的“双一流”建设;二是在电子信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搬迁建设的规划中,如何借鉴国内优秀的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新技术浪潮发展下的后发优势,高起点、严要求的做好实验教学中心各方向实验室建设规划,为后续的实验教学提供先进的实验环境。一个需求是如何直面挑战,引导电子信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的全体人员,以高涨的热情,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精准、有效的投入到实验教学建设工作中去。
会议策划了“专业课程体系研讨”“电子线路类课程群研讨”和“专业基础课程群研讨”三个主题,每个主题分别设置两场特邀报告和一个专题研讨。从“听别人怎么做”“说自己如何做”“论下一步怎样改”等方面与专家进行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专业课程体系研讨”环节由洪学敏副院长主持。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玉柏教授首先带来了题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课程改革》报告,李教授长期从事数字信号处理与实时实现技术方面科研与教学工作,他详细梳理了国际工程教育趋势、国内工程教育动向及电子科大在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从课程改革和科研育人重点教改项目两个方面着重介绍电子科技大学关于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陈彦辉教授带来题为《面向通信工程专业的数字平台课程体系与实验建设》的报告,陈教授从数字平台课程体系、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课程改革、数字电路课程改革与实验建设、微控制器系统项目设计等几个方面用鲜活的案例饶有趣味的介绍了西电在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成效及启示。
专题研讨环节,实验中心冯超老师从实验体系建设介绍了实验教学中心信息与通信类实验课程开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围绕这些具体问题与专家现场面对面展开深入的讨论,老师们纷纷举手提问,场面热烈。
下午“电子线路类课程群研讨”环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的陈健教授作了题为《模拟电子线路课程建设探索》的报告。陈教授围绕“改革”与“探索”,着重从“怎么改”与“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介绍并展开研讨,重点突出了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结合、课堂讨论、差异化教学等多种方式,转化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考虑的课程建设主导思想,并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方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刘乃安教授带来题为《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的专题报告。刘教授分别从“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与“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带来精彩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展导向确定培养目标;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培养目标导向确定能力要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能力要素导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内容及相关活动。
实验教学中心陈华宾向与会专家、老师简要介绍中心关于电子设计竞赛有关情况,从改革对课程设计、学时安排、理论课与实验课衔接、竞赛有效开展与课程配套等具体环节的困惑与思索。专家们一致认为,改革要不畏艰难、改革要循序渐进、改革要扎实细致,突出教育本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专业基础课程群研讨”环节,清华大学周世东教授作了题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交流》的报告,周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他在《通信与网络》课程如何结合当前技术发展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授课环节的“加法”与“减法”,他强调教学过程应关注共性问题与核心问题,注重问题的提炼及基本解决思路。
清华大学谷源涛教授带来了《教学科研并重,理论实践统一——“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报告,谷教授结合自己在讲授《信号与系统》过程中如何结合科研实践及联系实际生活提炼案例,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点,提高“抬头率”。他说课程建设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教研相长”,同时实验课程改革的方向应要融综合性、系统性、趣味性于一体。
为期一天半的会议紧张充实且干货满满,参会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高规格、高水平的研讨会,一是邀请的专家水平高,二是会务工作规格高,体现了我院认真严谨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此次研讨会为我院信息与通信学科专业建设与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后续,我院将认真总结此次研讨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其它专业的教学及实验室建设研讨,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撰稿:林世明 刘恺之 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