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公共技术平台简介
时间:2017-05-27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wyx  点击:

 

    公共技术平台隶属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由17名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包括5名高级职称和12名中级职称)。平台面向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系、人工智能系以及物理机电学院的相关学科开设基础类和专业基础类的本科生、研究生实验课程, 课程涵盖数字信号处理类、微处理器硬件类、单片机与嵌入式类、计算机硬件类、软件语言类、软件算法类、软件理论类、数据库类、操作系统以及网络多媒体类等9个课群共30余门课程。实验教学团队由专任理论教师和工程技术实验老师共同组成。公共技术平台由九个不同学科方向的实验室组成,总面积约1400平方米。平台设备齐全,拥有价值近500万元的各类仪器设备大约1200余台套。平台配有微机原理实验箱、各类单片机与嵌入式开发平台、TI公司各类数字信号处理开发套件、EVM开发板和实时在线仿真器等电子信息系统的硬件开发设备,配有泰克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器、稳压源、计算机(包括最新DELL四核计算机)、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和服务器等通用设备。除此之外,平台还拥有UNIX、WinNT、LINUX等多种操作系统和20余种流行软件开发环境。平台在实验中心的领导下,与多家校外企业分别成立了“厦门大学-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实验室”,“厦门大学-深圳博巨兴ST嵌入式系统联合实验室”、“厦门大学-美国微芯单片机联合实验室”以及“厦门大学—英特尔多核技术实验室”等校企联合实验室。

    在实验中心“三重点,四核心和五大智能”的战略引导下,平台以服务教学为中心,不断完善和加强教学制度的建设管理,加强实验教学的地位意识,鼓励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吸收新技术,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强化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意识,鼓励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将基本的概念在实验中加以深入理解,将抽象的理论落实到实践应用中,将零散的知识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从而获得整体的知识体系架构,使学生具备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能力和应用系统的软件研发能力。

    近几年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在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其中:
    1. 教改及课程建设项目 4项;
    2. 出版教材和讲义 4本;
    3.教师获各种个人获奖   10项;
    4. 指导学生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 30项;
    5. 科研方面,主持或参加横向课题和国家基金科研项目 15项,或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科研论文逾40篇。